一个星期后,艰难的2019年即将过去。很多人在回顾2019年的关键词时,认为“我太难了”不可回避。放在汽车行业来说,“难”笼罩始末,销量下滑、汽车欠薪、挣扎于生死边沿、甚至破产出局等新闻,习以为常。
1月,猎豹汽车因质量问题缠身,终于憋不住召回了14万辆汽车;5月,猎豹汽车母公司长丰集团被陷入困境,集团决定通过薪酬调整、裁员、减负降费方式,确保求生存渡难关。无疑,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,末位淘汰赛愈演愈烈,体量本来就不大、竞争力不强的猎豹汽车不可避免,特别是今年5月份国五国六切换期间,猎豹汽车没有国六发动机的研发能力,最终被爆发了销量危机。
当时一份长丰集团的红头文件显示,2019年2月,长丰集团和猎豹汽车高管已经下调预支工资30%。5月份再下调20%,累计下调工资50%,总部各部门也在下调薪资范围,最高降幅都是50%。猎豹汽车工厂工人在多个论坛和平台诉苦称,很长一段时间工厂产能都很低,几乎处于停摆状态,大多数人到手工资只有一两千元,很多员工不堪重负都主动离职了。
今年7月,执掌长丰猎豹30多年的汽车老兵李建新卸任,行业人士分析在猎豹最困难的时候退出,实在难言“功成身退”。7月8日,永州市委会见长丰猎豹新任董事长周海斌,并表示当前长丰猎豹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严峻考验,永州将全力以赴支持长丰猎豹走出困境,希望长丰集团把永州作为猎豹汽车生产基地的母体来考虑,把汽车产业链做大做强。
今年10月9日,一张疑似银行内部邮件的截图被广为传播。截图内容显示:猎豹汽车、众泰汽车、华泰汽车、力帆汽车4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,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大量坏账。一时间各大汽车公司都进行了辟谣,极力否认。
但另一方面,几乎相同的时间,猎豹汽车也在采取主动“瘦身”的方式,减员、减负、自保。消息显示猎豹将裁员范围划定在工龄5年及以下的员工,预计有3000人左右。10月,猎豹汽车长沙生产基地的员工陆续接到一条短信通知:“凡截至2019年8月31日,在公司累计5年及以下的在岗员工,属于公司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人员。”要知道,猎豹汽车长沙基地2017年底才正式投产。
除了企业层面的困境,经销商和销售端也备受牵连,多个汽车投诉平台的消息显示,不少猎豹汽车用户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,但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经销商濒临倒闭,在维修配件久久不能到位的情况下,售后服务也几乎全面停摆。“问题车放在4S店几个月了,配件都没到,开不了也修不了,很后悔买这车。”有消费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通过媒体和电视台的方式曝光,希望能够促成厂家解决问题。
有售后维修站表示,因为猎豹厂家欠物流公司的款项,所以很多配件都被扣押了。进入到2019年,猎豹汽车因拖欠货款等问题,站在法院被告席位的机会也逐步多了起来。来自启信宝数据显示,2017-2018年,猎豹汽车的涉案件数不到10件,不过2019年全年,猎豹汽车的涉案件数陡增,超过了70件,其中股权冻结信息就有37条,企业欠债等问题十分明显。
实际上,猎豹的问题并非车市寒冬中独特的存在,它的停摆和被迫瘦身求生存仅仅是一个缩影而已,包括君马、海马、力帆等车企也相继陷入困境。就在这个消息曝光前夕,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也开始牵手,共同应对未来车市竞争和挑战,甚至再想到过去一直传言的一汽、东风、长安三大央企的合并,在车市寒冬中也更显必要。
淘汰加剧,清退持续,弱势汽车品牌倒闭潮离我们越来越近,未来中国市场汽车公司只剩下3-5家的论断或许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